是什么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?
日期:2023-10-07

一幅中西方相知相识、对话交流的历史侧影


中西文明的发展与相互认知,经历了极其漫长的道路。中西方的互识与了解,正开始于种种形式的往来,最初的西方游历家、探险家、商人、传教士和外交使节,则构筑了这种往来交流的桥梁,不论他们以何种机缘、出于何种目的来到中国,都无一例外地在探索新知、寻求交流的欲望下,或者在一种好奇心、想象力的驱动下,写出了种种不同的“游历中国”的记游(包括日记、通讯、报告、回忆等)之类的作品,从而构成了中西方相知相识的历史见证,成为西方人认识自我和他者、认识中国、走近中国的历史文献,在中西交流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。对这些历史文本作一番梳理、介绍,本身就是研究“西学”和“中学”不可忽略的一环,是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关系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。


西方的中国游记和相关题材的著作,既是中国学者研究“西学”的重要历史文献,又是西方人研究“中学”的历史文本,其深刻的学术价值,是显而易见的。西方的中国游记对中国的描写和塑造,特别是17、18世纪来华外国人的游记和著述,所展示的中国形象、中国信息、中国知识,直接构成了18世纪欧洲“中国热”主要的煽情材料和思想资源,也直接助成了19世纪西方汉学生长和自觉发展的重要契机,其文化意义毋庸置疑。

那么,在难以数记的西方游记和学术著作里,中国在西方视野下究竟呈现着怎样的面貌?这难以数记的游记、著述又如何推动西方汉学的生成与发展?它们在西方流布,到底在传播着怎样的中国神话、中国信息、中国知识,从而深化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,使之一步步走近真实的中国?这便成了本译丛梳理、择选的线索和依据,以此而为读者提供一幅中西方相知相识、对话交流的历史侧影,此为本译丛的编译宗旨。“走近中国”文化译丛,将为源远流长的中西(中法)文化文学关系研究搭建一方坚实、宽阔的跨文化对话平台,也必将为日趋深入拓展的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场域。

不仅是西方人眼里的经典


“走近中国”译丛精选自 17 世纪以降,侧重 18 世纪至 20 世纪的法国作家、思想家、汉学家(含留法华人学者)研究中国文化有影响力的20多部作品。译丛以文学作品之“走近中国·作家文丛”、学术著述之“走近中国·学者文库”两辑刊行面世。“作家文丛”的内容有游记、小说、戏剧等。游记记叙了作者在中国的所见所感,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风貌、风土人情、政治经济制度等,以及当时一些在华外国人的生活图景。另外《皇龙》《盛唐之恋》等则是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小说、戏剧,在国外广受欢迎。“学者文库”则侧重汉学的学术研究,一部分著作探讨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;一部分著作以中国的古诗或诗人为探讨主题,从不同于中国学者的研究角度,以社学会方法、哲学思辨、文化评论等,阐述中国的思维模式、儒学发展、礼仪节庆等,都是汉学研究的经典代表作。本译丛每部中译本皆有导读性的译者序或译者前言,并且尽可能地附有原著插图,以图文并茂的风貌展现于世。

对于丛书书目的选择,标准有二:一是图书的跨世纪影响力,即这些图书迄今为止还时不时地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,是西方人眼里的经典;二是图书的文学、历史、学术价值,即这些图书不仅有较强的可读性,且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学术意义。

这些作品的作者们, 一代又一代心仪“他乡”“远方”“别处”,不断地瞭望东方——中国,关注中国、描述中国,并不总是出于一种对异国情调和东方主义的“痴迷”,实出于认知“他者”和反观“自我”的内心需要,旨在借中国这面镜子来返观自己,确立自身的形象。他们之所以一往情深地渴望远方、别处,寻找“他者”,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认识的深层需求,一种“时而感受到被倾听的需求,时而(抑或同时)产生倾诉、学习和理解的需求”,一种杂糅了自我抒发与理解他者的“必要”。